优秀作业 | 人物访谈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活变化

时间:2020-03-29     来源:三创学院     阅读0

由于这次疫情的影响,并没有到家拜访我这位爷爷,但是通过手机视频,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生活变化,进行了访谈。我总结为以下五点:

一、从“吃不饱”到“吃的好”

王爷爷住在一幢老式居民楼里,他出生于1953年,是新绛县医药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。当问及他当前生活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哪些变化时,我爷爷非常感慨地说生活条件改善的实在太多,尤其是在吃的方面。50、60年代时基本上处于吃不饱的状态,粮食不够吃,为了充饥麦麸、糠、山芋皮甚至茄子蒂都吃过,苦到她十七八岁后,也就是到了70年代,他在药房找了份工作,家里日子才稍微好些,粮食供应也不是那么紧缺了。“改革开放后,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,鱼肉蛋奶蔬菜瓜果市场上什么都有,现在的饭菜在以前过年都吃不到。

在他的话语中能真实感受到,从计划经济的排长队凭票购买,到如今的坐在家中用手机下单外卖送上门;从只有粗粮可吃,到吃粗粮养生。民以食为天,没有什么比吃得饱、吃的营养、吃的幸福更重要了。

二、从“穿不暖”到“穿的美”

据王爷爷回忆,60年代时穿衣服也是一个大问题,在那个短缺经济时代,居民穿戴用度的纺织品供应极其贫乏,“布荒”仅次于“粮荒”。衣服主要原料是棉花,虽然透气性好,但牢固程度较差。家里如果兄弟姐妹多,都是大的穿完给小的,小的穿完给更小的,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。由于棉花供应不足,冬天穿的都是空心棉袄,一点都不御寒。从70年代开始,国家大量进口化纤设备,“涤卡、涤纶”之类的化纤纺织品种类多起来了,成衣制品业逐渐多了起来。现在,已经不存在穿不暖的情况,重要的是穿的好不好看,更个性化、多样化了。

三、从“茅草屋”到“砖瓦房”

王爷爷说50年代时的农村居住条件很差,都是泥巴墙草棚子,外面下大雨,家里下小雨,到处都漏。改革开放后,1982年买下了生产队留下来的瓦房,后来农业生产生活越来越好,前几年对房子翻新装修,现在的居住环境可以说是宽敞明亮,干净整洁。

四、从“泥土路”到“水泥路”

他说从前农村的路基本都是泥土路,大雨过后,坑坑洼洼的泥水地导致出行非常不方便。而且那时候主要出行方式就是靠两条腿,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,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大潮中,农村原先大片的泥土路都变成了相通并连接着的水泥路,不仅方便了出行,也为农村的对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对外的道路畅通了,就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商业进入农村,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,带动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。

五、从“无着落”到“有保障”

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,由于生产条件落后家庭比较贫困,吃饭、穿衣等基本生活处于短缺状态,看病、上学也存在很大的困难。特别是农村居民,以农业生产为主,遇到旱涝自然灾害粮食收成低,生活更是雪上加霜。

如今的生活,可以说是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不愁吃,不愁穿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都有了较好的保障。天屏村的黄阿姨说,“现在的农村养老、医疗保障是真好,每个月能拿到115元的养老保险金。前段时间我把腿摔了,住院治疗花了几千块,好在买了医疗保险,在村干部的帮忙下报销了50%,家庭承担的费用压力小多了。

我们生活在一个这样的时代,更应该为国家奉献出属于自己的能力,从自身做起,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,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。



供稿 | 孔裕博

编辑 | 乔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