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非遗说——百名大学生讲述非遗故事

时间:2023-06-09     来源:三创学院     阅读0

非遗是中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中包含了许多传统技艺、习俗和文化形式。我认为非遗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宝贵财富,具有着无穷的魅力和价值。它不仅记录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,更重要的是传承着我们的文化基因。

对于青年来说,非遗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,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。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去了解、学习和传承非遗,使其能够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。这不仅是对我们文化传统的继承,更是对我们自身文化认同的一种肯定和追求。接下来由三创学院的李天乐为您带来“中华刺绣”。

微信图片_20230609092705

中华刺绣

刺绣 ,古代称之为针绣,是用绣针引彩线,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,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。古代称“黹”、“针黹”。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,故属于"女红"的一个重要部分。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,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,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。据《尚书》载,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,就规定“衣画而裳绣”。至周代,有“绣缋共职”的记载。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、两汉的绣品,水平都很高。唐宋刺绣施针匀细,设色丰富,盛行用刺绣作书画,饰件等。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,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,先后产了苏绣、粤绣、陇绣、湘绣、蜀绣,号称“五大名绣”。此外还有顾绣,京绣、瓯绣、鲁绣、闽绣、汴绣、汉绣、麻绣和苗绣等。

微信图片_20230609092701

刺绣保存难度较大,正因如此,古代刺绣的价值远超过其它收藏品。清代刺绣保存的大多数颜色脱落,变色,或者已经开始腐烂,现存的保存较好的刺绣为甘肃民间藏品《福禄寿》,市面上常见的清代刺绣大部分变色,绣工较粗,构图简单,但是《福禄寿》长260cm,宽110cm,如今保存完好,颜色鲜艳 ,绣工精细,人物栩栩如生,属名家绣品,此藏品曾用于民国总统府过节或寿辰时的中堂。此类绣品极其少见,除了有较高收藏价值,还有很深的文化底蕴,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4

编辑 | 康佳鑫